千烟州

区域概况

千烟洲(26°44′29.1″N,115°03′29.2″E)人工林通量观测站位于中国生态研究网络的千烟洲红壤丘陵农业综合开发实验站内,微气象观测塔建立于2002年8月。站点下垫面坡度在 2.8°~13.5°之间,塔四周的森林覆盖率在90%以上,塔西边是成片的湿地松,东南以马尾松为主,东北以杉木为主,平均树高为12 m,树龄多为20年左右。

千烟洲试验站具有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特征,根据1985~2002年本站地面气象观测数据统计,站区年平均气温17.9 ℃,平均年降水量1542.4 mm,年蒸发量1110.3 mm,年均相对湿度84%。

实验站现有林分大多是1985年前后营造的人工针叶林,主要树种有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湿地松(Pinus elliottii Engelm)、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 Hook)以及木荷(Schima crenata Korthals)、柑橘(Citrus L)等,常绿植被覆盖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76%。

 仪器配置

千烟洲试验站在23 m及39 m处安装有三维超声风速仪(CSAT3, Campbell Scientific Ltd, USA)、快速响应红外CO2/H2O分析仪(Li-7500,Li Cor Inc, USA);7层CO2 廓线观测系统(LI-820, Li Cor Inc, USA)以及常规气象仪器(HMP45C等,VAISALA等公司产品)安装在1.6,7,11,15,23,31,39 m处;CO2、H2O湍流通量数据采集器(CR10XTD,CR23XTD,CR5000)以10 Hz频率采集观测数据,在采集实时数据的同时在线计算30 min的平均通量数据,全部观测数据保存到PC卡上同时由电脑实时下载。下载的通量数据包括实时数据和30 min平均数据,常规气象数据包括30 min平均和日平均数据。

观测要素 安装高度
空气温度 2,41m
降雨量 41m
净辐射 41m
点状光合有效辐射 41m
总辐射 41m
土壤温度 0,1,5,20,50,100 cm
土壤湿度 5,20,50 cm
土壤热通量 3 ,5 cm